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教 > 英烈故事

刘素贞:一门四英烈 热血铸英魂

发布日期: 2023- 08- 17 10: 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洒热血为国为民一门忠烈,献生命无怨无悔万古流芳”,这是铭刻在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棠坪村“忠烈坊”上的对联。

“忠烈坊”是为了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刘素贞、钱永流、钱永去、钱永品母子“一门四英烈”而兴建的。

刘素贞,1876年6月出生于泰顺县南院乡棠坪村(今罗阳镇棠坪村)。幼年生活贫苦、中年守寡,在村外五步溪渡口以摆渡为生,含辛茹苦地抚养4个子女长大。

1934年初,闽东党组织和红军闽东独立师向泰顺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中共福寿县委委员王陶生(后任中共寿泰县委书记)等同志经常来往于棠坪五步溪渡口。

受王陶生等人的启迪,刘素贞毅然决定参加革命。她先后担任中共福寿县委、寿泰县委棠坪交通站负责人。她以摆渡为掩护,出生入死,与敌人展开机智勇敢的斗争,为党和红军作了许多重要工作。

受刘素贞的影响,她的3个儿子先后参加革命。钱永流(生于1897年)成为中共寿泰县泰东区委交通员,钱永去(生于1902年)成为中共泰东区委委员,钱永品(生于1912年)成为福寿县游击队队员。

1936年2月,刘素贞派次子钱永去突破敌人封锁,到福建寿宁县找红军。途中遇敌,钱永去不幸壮烈牺牲。2月下旬,钱永流带着一封泰东区委的密信去泰顺县仙稔乡寻找寿泰县委书记王陶生,途中被棠坪村逃亡地主钱永连出卖,在仙稔乡惨遭敌人杀害。

刘素贞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仍一心为党工作,送粮送米,悉心掩护照顾红军伤病员。敌人因无法困死红军伤病员,就把刘素贞抓到当地五步溪渡口审问。

1936年7月,刘素贞在五步溪惨遭敌人毒手,时年61岁。时隔3个月,刘素贞的小儿子钱永品也牺牲在福建省寿宁县下洋边。

刘素英“一门四英烈”的事迹传遍浙闽边区,激励着泰顺革命群众不畏白色恐怖,继续投身革命。为了纪念刘素贞母子四英烈,泰顺县地方党委、政府在棠坪村相继兴建了刘素贞母子四英烈的纪念碑、纪念亭、忠烈坊和纪念馆等设施。

2015年,刘素贞母子四英烈纪念园被评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泰顺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地方志研究室)供稿〕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