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在周丕振故居的一个屏风
乐清市岭底乡泽基村周丕振故居里有一块长30厘米、宽22厘米,底板上焦痕斑斑的小屏风。周丕振,乐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中共浙南地委委员、浙南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
1940年冬,周丕振听从党组织安排,赴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他和两名战友一同被俘,并被关在上饶集中营,后被转押到汪氏祠堂里。时值寒冬,他们就在祠堂楼上烧火取暖,结果将楼板烧焦,火星漏到楼下,看守的国民党兵将他们一顿毒打。后越狱逃脱,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
1963年春,周丕振来到当年关押取火的汪氏祠堂,在楼上觅得当时被烧焦的3块木楼板。得知汪氏宗祠被拆建为粮库,在征得当地县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周丕振将这3块木楼板搬到合肥,并由工匠制成一块屏风,缀上周恩来同志为皖南事变的两幅题词凸刻字,一幅为“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另一幅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丕振同志逝世后,其家属将屏风捐给了周丕振故居,参观者可通过它,充分感受革命者经受的苦难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点击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