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方志 > 瓯越人文

姜立夫

发布日期: 2015- 07- 26 13: 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姜立夫(1890—1978),原名蒋佐,字立夫,以字行。平阳(今苍南县)人,现代著名数学家,温州最早的“洋博士”。

  他自幼聪颖,杭州高等学堂未毕业参加留学生考试,即被录取,宣统三年(1911)以中美庚子款留美。民国4年(1915)在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州立大学获理学士学位,8年在哈佛大学研究院获数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次年到天津南开大学任教授,创该校算(数)学系,任系主任,直到23年、其间在15年应邀至厦门大学讲学一年。23~25年,在德国葛廷根大学、汉堡大学进修。抗日战争后,任教昆明西南联合大学,29年任中国数学会会长。抗战胜利后至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进修。36年返回,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1949年初随所迁往台湾。同年7月毅然回广州,在岭南大学创办数学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至中山大学任教授,直至1978年逝世。曾被选为广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历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

  姜立夫毕生从事现代数学传播工作。早在南开大学时,曾单枪匹马逐年轮流开设十来门数学主要课。课堂教学系统严密而又深入浅出;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灵活而多样;对学生的基本功,既要求严格又注意到因材施教。学生中,有很多人成为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他重视引进国外教材,率先建议聘请外国数学家来华讲学,并主持翻译出版穆斯海里什维利的《解析几何教程》、诺尔金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初步》和E•嘉当的《黎曼几何学•正交标架法》等。又重视数学的基本建设,早年曾主持整理、编译、审定出版《算学名词汇编》和《数学名词》奠定我国现行数学名词的基础;还致力于研究圆素几何和球素几何,创造性地用二阶实对称方阵和二阶Hermie方阵依次代表有向圆和球,使这个经典课题获得新面貌,得到许多新成果。被誉为我国几何学的泰斗。

  在聚集人才、奖掖后进上,也备受人们赞誉。在前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时,所聘兼职研究员就有留美、日、德、法等各种学派人才,显示了兼容并包的雅量。苏步青早年在东帝国大学当研究生发表了几篇论文时,即受到他的赞赏和推荐,其时他并不认识苏。对家乡文化教育事业也很关心,曾倡议以姜氏族产全部充作学田,创办爱敬小学。临终前嘱咐留穗个人的藏书全部赠送中山大学图书馆。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