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又名“永嘉杂剧”、“温州杂剧”,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大约在宋室南渡前后诞生于温州,故名“温州南戏”。已知宋元南戏剧目有238个,但流传者不到十分之一。宋末元初戏曲家高则诚剧作《琵琶记》,成为古典悲剧,被尊为“南曲之祖”。本世纪以来,随着温州南戏研究深入,推出南戏新编系列工程。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瓯剧 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原称“温州乱弹”,1959年定名为瓯剧。其在温州出现的最早记载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梁章钜的《浪迹续谈》。瓯剧以乱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曲、徽戏、皮黄等剧种的唱腔曲调,乱弹唱腔分“正乱弹”和“反乱弹”。音乐明快、流畅,能表达各种人物内心复杂感情。瓯剧脸谱中的动物脸和字文脸等特征有别于兄弟剧种。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永嘉昆曲 昆曲传入温州(古称“永嘉”)后,长期受当地方言语音、风土人情、民间戏曲等影响而形成的特具古朴细腻、比较生活化风格的地方剧。流传以温州为中心,旁及丽水、台州。有专家认为,永嘉昆曲保留有“海盐腔”和早期“温州腔”遗音,具有特殊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近年,永嘉昆曲《张协状元》先后获得曹禺戏剧奖、文华奖、鲁迅文学奖和中国戏曲学会奖。2006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 又称傀儡戏,是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温州木偶戏在宋代即有记载,明清时盛行于平阳、泰顺两县,各有“木偶之乡”的美称。这里指的木偶戏以提线为主。平阳县创作了人、偶同台合演的人偶剧《神气的雀翎》;泰顺以木偶人物造型,形象逼真具舞台效果著称。2007年,“平阳木偶戏”和“泰顺木偶戏”项目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单档布袋戏 又称“掌上戏”或“扁担戏”,是传统木偶戏之一,在南宋时,由闽南流入,流行于平阳(包括今苍南)等闽南方言地区,至今保留初始状态。表演的主要特征是:唱、做、念、打、生、旦、净、末、丑全部由一人包揽,一米见方、雕梁画栋的小舞台装搭在一只戏箱背上,艺人坐在镂空小舞台屏风后面操作,周围蒙布,只留一个舞台口作布袋戏表演区。演出方便,戏笼道具一担挑,偏僻山区、海岛几户人家均能演出。其地域特色和独特表演形式,在全国同类艺术中极为罕见,有“民间艺术活化石”之称,如今后继乏人,已濒临消失之危。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泰顺药发木偶戏 药发木偶源于宋代的一项烟花杂技,是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民间手工技艺。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泰顺有关部门研究人员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放花木偶”即为药发木偶。自清朝中叶从福建传入,至今完整保留制作、表演技艺。在一根长度为13至15米的毛竹竿上,隔层装置特制烟花轮和身穿光蜡纸服装的木偶,当最底层的烟花轮引线点燃后,会逐层喷放艳丽火花,带动木偶表演。只在庙会、祭祀等重大节庆活动时举行。演出内容有《西游记》等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有流传于本地的一些剧目。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